政產教研齊出手,這個即將出臺的標準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影響深遠
8月12日,在8月11日《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標準編制正式啟動后,《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標準研討會也在紹興召開,來自產業界、高校院所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領導等代表就《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標準編制進行了熱烈地研討。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發展處處長程宇在發言中指出: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保持高速增長,與之相對應的人才隊伍也加速壯大。根據調研數據顯示,在2017-2020年間,我國集成電路從業人員復合增長率為10.59%,這和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處于布局和發展期關聯度很大。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未來幾年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而高水平集成電路產業人才是突破核心技術瓶頸、打破對外依賴局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支撐力量,這支人才隊伍的創新力與穩定性至關重要。
他指出,加強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隊伍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是要加強調查研究和頂層設計。持續加強和改進我國集成電路人才隊伍建設的前提是擁有夯實人才工作基礎。只有充分了解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隊伍的全貌、存在的主要問題,才可以更好地實現對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系統規劃和頂層設計。
二是要突出需求導向作用。集成電路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對人才數量、質量、結構的需求是一定是全方位的,但人才培養與生產實踐脫節的突出問題亟需解決。這就要求集成電路人才工作要堅持需求導向,抓好人才培養和產業對接這個重要環節,定期發布集成電路人才需求趨勢分析成果,充分引導頭部企業、行業組織等積極參與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為產業發展提供扎實人才根基。
三是要以集成電路產業實踐為基礎,加快集成電路產業人才能力要求標準與崗位能力評價體系建設。與傳統人才評價體系不同的是,“產業人才”突出的是人才對產業發展的創新能力和貢獻能力,是具備新型技術技能與行業背景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在新的產業實踐基礎上,以學歷和職稱為核心的人才評價體系不能適應新的產業發展需求。因此,應該加強集成電路產業人才標準與評價體系建設,形成一套科學規范、企業認可的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引導推動產業人才質量不斷提高,更好地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
四是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企業特別是行業頭部企業在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育中發揮主體作用。雖然目前還面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和各種挑戰,企業主動參與產業人才培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不高,但強勁的人才需求為企業在產業人才培育中發揮主體作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
“在這樣的邏輯認知下,中心將《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標準納入到工業和信息化產業人才標準體系之中。我們將堅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崗位能力為基礎”的思路,聯合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專業服務機構等,共同搭建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崗位體系,勾勒集成電路產業人才能力譜系。未來,我中心將在集成電路人才標準的基礎上開展人才評價揭榜掛帥工作,加快人才標準的宣傳、推廣與應用。”他強調,“中心愿意與有志于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各界同仁通力合作,共同打造集成電路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產業人才體系和開放生態系統,共同為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在這樣的邏輯認知下,中心將《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標準納入到工業和信息化產業人才標準體系之中。我們將堅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崗位能力為基礎”的思路,聯合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專業服務機構等,共同搭建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崗位體系,勾勒集成電路產業人才能力譜系。未來,我中心將在集成電路人才標準的基礎上開展人才評價揭榜掛帥工作,加快人才標準的宣傳、推廣與應用。”他強調,“中心愿意與有志于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各界同仁通力合作,共同打造集成電路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產業人才體系和開放生態系統,共同為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源超在致辭中指出: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剛剛簽署了《2022年芯片和科學法案》,引起全球輿論的廣泛關注。該法案一方面向在美國的芯片制造企業提供巨額補貼的同時,另一方面,搞了一些歧視性的條款,最值得關注的一項條款是,禁止獲得聯邦資金的公司在所謂特定國家增產先進制程芯片,期限為10年。違反禁令或未能修正違規狀況的公司或將需要全額退還聯邦補助款。這些經濟脅迫味道很濃的法案條款,體現出了美國的焦慮和不自信。
“美國為什么這么焦慮?因為支撐未來經濟增長的主導性產業、決定未來發展方向的先導性產業、影響未來發展潛力的顛覆性產業,都將建立在半導體技術創新的基礎之上。”他強調,“當前,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中國目前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2015-2020年銷售額復合年增長率為20%,2021年銷售額用人民幣計算的話是1.04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約占全球三分之一。有研究認為,隨著我國智能數字經濟快速發展,電子、汽車等產業對芯片的需求全面爆發,加上大數據中心等中期需求拉動,2026年國內銷售額有望達到2萬億元。”
他表示當前雖然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外部的干擾和打壓,但是,我國半導體產業的韌性日益增強。最近,根據外媒報道,在過去的四個季度,全球增速最快的20家芯片企業,19家來自中國大陸,由于全球疫情造成的芯片短缺,使得中國國內廠商的芯片產品有了更多的機會成為替代品。在大家都特別關注的半導體代工市場,根據海外機構的數據預測,從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中國大陸企業的總市場份額已經首次突破10%,韓媒預測,2024年,中國大陸企業的份額有望接近17%,逼近韓國20%的市場份額。
他總結說半導體產業發展所需要的要素,最重要的就是三個方面,資金、人才和市場。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科學部署下,我國半導體產業在資金和市場方面的困難得到了較好的解決,科創板IPO的名單中,半導體企業是最多的,社會資本對投資半導體企業熱情很高,國產芯片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過去國產芯片很難進入的汽車電子等領域,現在國產芯片也很受歡迎,推廣應用在加快步伐。在市場需求的帶動和投資的護航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態勢。同時,人才短缺的問題成為最大的制約。隨著人才這塊短板的加速補齊,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一定會迎來又一次全面的提升和發展。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封測分會秘書長徐冬梅分享了封測領域人才需求狀況,并提出了一些中國半導體封測方面的總結,并就封測產業的發展和封測領域人才建設提出了建議。
長電集成電路(紹興)有限公司人事行政副總經理陸波則結合長電的人才建設現狀分享了長電科技的人力資源建設模型。她表示從近幾年長電人才發展來看,即便是來自一流大學的員工,在入職后也需要進行技能培訓,因為大學生的理論知識再扎實也需要培訓實際的設備操作,所以,她建議《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標準一定要和企業需求深度結合,不能流于理論表面。
沐曦集成電路(上海)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王云則從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角度談了人才的培養和建設經驗,王云表示目前集成電路搶人現象嚴重,有的應聘者能收到20多份offer,把招聘變成了廠商集合競價,沐曦社招方面累計收到了21588份簡歷,最后才招聘到764人。而從近期沐曦招聘的人才看,一些不是微電子專業的學生也成功入職,說明其他專業如化學、數學甚至統計學專業的學生經過培訓是可以符合集成電路設計需求的。
研討會上,杭州加速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鄔剛以“集成電路行業人才培養現狀”為主題進行分享。鄔剛表示,集成電路科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科學,相應地,集成電路人才的培養需要及時貼近產業前沿技術發展,根據產業的需求進行實踐性的訓練。同時,集成電路產業核心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而我國集成電路人才傳統培養模式相對封閉且滯后于產業界科技更替。產業界的信息反饋很難融入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對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效果甚微。受條件限制,多數高校不具備培養高水平、工程應用型集成電路人才的工程實踐條件。
針對這一現狀,鄔剛對《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標準編制給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加速科技已經跟高校、技師學院一起培訓測試人才。這也說明《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標準一定要覆蓋多種專業和領域。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發展處研究部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人才需求預測辦公室秘書處副秘書長李利利在發言中指出《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標準是開展集成電路產業人才能力提升、人才評價、人才服務等工作的基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標準的發布將進一步引導各界聚焦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崗位能力為基礎的人才培養要求,重點解決人才培養與產業脫節的突出矛盾,助力我國集成電路人才生態體系建設。
集成電路的人才培養離不開政產教研多方的通力協作,人才培養模式需要不斷創新和探索。與會者紛紛表示,本次《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標準編制不同于以往標準編制,瞄準產業痛點,與產業深入融合,這個標準的落地一定會打造更多高質量人才推動本土集成電路產業大發展!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發僅為更大范圍傳播,若有異議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zhangkai@cgbt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