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一般護理
系統性紅斑狼瘡護理
(1)護理問題
關節炎及關節疼痛;發熱、疲勞不適;皮膚出現光敏感、紅斑、鼻腔或口腔的黏膜潰瘍、紫斑、水皰、蕁麻疹以及血管神經性水腫,約有20%病人會出現雷諾現象;腎功能衰退;心肺功能減退;神經功能異常;營養不良;容易受傷、出血。
(2)護理目標
減輕關節疼痛不適。降低體溫,增進身心舒適感。預防皮膚病變惡化。預防腎功能惡化。維護心肺功能。增加安全設施,預防意外發生。維持適當的營養,提高抵抗力。提供精神支持。
(3)護理措施
①保護關節,減輕關節的疼痛不適:鼓勵病人多休息,但應避免固定不動。平時應維持正確的姿勢,每天應有適當的活動,以保持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冬天宜注意關節部位的保暖。
②降低體溫,減輕發熱的不適感:對于發熱病人,應安排病人臥床休息,調整室溫,以促進散熱。如果病人沒有水腫現象,則增加水分攝取量,以補充發熱之水分喪失。給予冰袋使用,以降低體溫。
③保護皮膚,避免陽光照射:A.保持皮膚清潔,干燥。B.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夏日出門應撐傘,對于局部暴露部位,應使用陽光濾過劑,使發生濾光作用,減少局部受刺激。C.每天檢查皮膚,以便發現新的病灶。D.局部使用皮質類固醇軟膏,以抑制炎癥反應。E.指導病人平時不可任意用藥于局部病灶,洗澡水也不可過熱,洗澡時避免使用肥皂,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④減輕局部癥狀
A.面部出現紅斑者,應經常用清水洗臉,保持皮膚清潔,并用30℃左右的清水將毛巾或紗布濕敷于患處,3次/d,每次30分鐘,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鱗屑脫落。面部忌用堿性肥皂、化妝品及油膏,防止對局部皮膚刺激或引起過敏。
B.皮損感染者,應根據細菌培養及臨床表現,先行清創,然后局部給予營養、收斂的藥物,適當應用抗生素,促進消炎,有利于皮損愈合。
C.關節紅、腫、熱、痛明顯者,可用活地龍數條,洗凈加糖的浸出液濕敷,以清熱消腫止痛。
D.病人有脫發者,每周用溫水洗頭2次,邊洗邊按摩頭皮。
E.如有口腔黏膜潰瘍者可選用養陰生肌散、西瓜霜等外搽,保持病人口腔衛生;如有感染者,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局部涂以錫類散或冰硼散等;如有真菌感染者,可用制霉菌素甘油外涂。
F.齒出血、鼻出血者用鮮茅根煎湯代茶,鼻腔出血較多,用吸收性明膠海綿壓迫止血,內服生藕汁或鮮生地汁半杯至1杯。出血量多者要觀察血壓、心率,要補充血容量和準備輸血。
G.注意外陰清潔,每天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或用虎杖15g,金銀花15g,煎水外洗,以防外陰黏膜糜爛。
⑤預防腎功能惡化:
A.當出現腎功能減退時,應減少活動量,尤其在血尿和蛋白尿期間,應臥床休息。
B.每天注意尿量、體重的變化,當有尿量減少、體重增加或浮腫時,應限制水分和鹽分攝取量,并將詳情告訴醫師。
C.若腎臟排泄代謝廢物的能力大為降低,致使血中尿素氮、肌酐增加時,應采取低蛋白飲食。
D.每天測量血壓,注意觀察是否有心肺負荷過重(液體積留體內)和高血壓等癥狀。
E.若已出現腎功能衰竭,則需要安排定期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療,以排除體內的代謝廢物和水分。
⑥維護心肺功能,預防心肺功能衰竭。
A.隨時注意生命征象及末梢循環的變化,若有血壓升高、心律不齊、心包摩擦音以及肢體水腫、冰冷等情形,應迅速告訴醫師,以便施行醫療處理。
B.注意呼吸道是否通暢,若出現呼吸急促,則囑病人半臥位,并給予氧氣吸入。如果胸膜積水嚴重,可能會施行胸膜穿刺放液術,以減少對肺臟的壓迫、增進呼吸功能。若有胸痛現象,則試著躺向患側,或以枕頭支托患側以減輕疼痛。
⑦安排安全措施,預防意外發生:
A.觀察病人是否有行為改變、意識混亂、幻覺、妄想或情緒不穩定、抽搐等現象,若出現上述現象,應適當保護病人,以防跌倒、跌落床下或咬傷舌頭等意外發生。
B.注意皮膚是否有紫斑、瘀斑的跡象,平時應避免碰撞或跌傷而發生出血不止。
⑧應用激素治療的注意事項:
A.糖皮質激素減量應逐步進行,不可突然停藥。告誡患者遵醫囑服藥,不可自增自減。
B.積極預防感染,尤其口腔黏膜、呼吸道、泌尿系以及皮膚的感染,注意觀察體溫變化。加強口腔護理,早期處理口腔內的各種病變。需每天進行會陰部清潔,防止發生泌尿系逆行感染。
C.適當補充鈣劑及維生素D,防治骨質疏松。
D.注意監測血糖和尿糖,以防止藥物引起的糖尿病。對糖尿病患者應隨時注意有無發生酮癥。
E.觀察大便顏色及胃腸道癥狀,定期檢查大便潛血,以便早期發現消化道出血或潰瘍。必要時給予氫氧化鋁凝膠,保護胃黏膜。
F.糖皮質激素易引發精神及神經癥狀。如有發生需減藥量,加強安全措施,專人看護,防止意外傷害。
G.大劑量激素沖擊治療前,應向患者交代治療期間應注意的事項。治療中注意掌握輸液滴速,觀察心律變化,防止輸液速度過快,引起心力衰竭。
⑨補充營養:病人若未出現腎功能衰竭癥狀,應鼓勵病人攝取均衡飲食,而且每天攝取適當的水分。如果病人已出現腎功能衰竭癥狀,則應限制蛋白質、含鉀食物以及鹽、水分的攝取量,以免代謝產物增加及水分滯留而加重身體的不適。
⑩給予精神及情緒上的支持:由于SLE常同時侵犯全身各器官,在發病后病人常有病重感,且病程很長,可能纏綿多年,因此,護理人員平時除了應多給予關懷外,也應給予精神上的鼓勵。盡量避免任意在病人面前反復使用“狼瘡”一詞,以免增加病人的恐懼和不安。
(5)預防感染
特別是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應注意預防。目前已證實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型,風疹病毒,黏病毒,特別是C病毒與SLE的發病有關。
(6)預防寒冷
患者居住的房間應注意室溫和濕度,一般溫度宜保持在25~28℃,夏天最好用自然風,如使用空調,室溫也要保持在28℃以上,濕度在50%以上。做飯、洗衣、洗菜、洗手均要用熱水,必要時戴膠皮彈性手套。平時不能進食冷凍食品與冷凍飲料。冬天要穿暖,盡量穿戴透氣性能強的衣服、手套、帽子、襪子,不要敞開衣領和袖口,最好不要外出。對有雷諾現象的患者更應重點保護,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7)避免光照
要避免日光曝曬與紫外線照射,外出者要戴寬邊沿帽或用太陽傘,就是在夏天,也要穿吸水性強的優質衣料做成的長衣、長褲。騎自行車或駕駛車輛時要戴手套。女性患者盡量不要使用化妝品,即使要用,只可使用防紫外線的化妝品。在居住的臥室或工作環境,要避免直射陽光,最好用百葉窗或窗簾遮住。要避免進行游泳、爬山、海水浴和滑雪等接觸直射陽光的運動。
(8)慎用藥物
目前已知有20余種藥物可引起狼瘡樣綜合征,故應慎重或避免使用肼屈嗪(肼苯達嗪)、普魯卡因、青霉胺、磺胺藥、苯妥英(苯妥英鈉)等,以免發生SLE。
(9)妊娠和分娩前后的指導
向患者介紹有關SLE的有關疾病知識,妊娠可使病情惡化,也易發生早產、流產、死產。一旦妊娠后,應在醫院監測,做好妊娠期的保健指導,使患者順利度過妊娠中毒癥難關,若已確定妊娠后對疾病預后不利,就應組織其家庭人員進行協商,讓以身作則的優秀的病人及家屬現身說法,使之得到丈夫和長輩的理解和支持。醫院內、外要組織支持網絡系統,必要時可進行演講并拍攝成錄像,進行家庭訪問。同時要指導患者與家屬如何使用各種避孕方法。
(10)其他
應免除各種預防接種;遵醫囑用藥,不可隨便停藥、換藥或增減用量;堅持正確的功能鍛煉,以恢復關節功能;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