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對于節能減碳的需求愈發迫切,且新能源、電動汽車、儲能和太陽能光電等領域強勁發展,功率半導體被認為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的可能突破口之一,相關供應商近年來紛紛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布局,相關計劃也陸續傳出進度更新的消息。
近日,作為中國功率半導體業界龍頭之一的華潤微電子宣布,重慶12英寸晶圓制造產線,以及先進功率封裝測試基地等兩大建設計劃,均已建成投產,標志著華潤微車用功率裝置產業基地已初步成形,將持續支持產品應用升級,進一步完善在車用功率半導體領域的布局。
其中,重慶12英寸晶圓產線建設計劃,由華潤微、大基金二期與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等,共同投資人民幣75.5億元;建成以后,中高階功率半導體12英寸晶圓月產能預計達到3萬~3.5萬片。此外還配套建設12英寸外延及薄片制程產能。
另一方面,同樣位于重慶的華潤微先進功率封裝測試基地計劃,則致力打造制程全面、技術先進、規模領先,且聚焦于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市場的功率半導體專用封測工廠,其中涵蓋模塊級、晶圓級、架構級、面板級多條封裝測試產線。這項建設于2021年11月正式開工;2022年12月22日,首顆中低壓SGT功率裝置PDFN 3.3產品順利生產出來,良率達到99.5%,各項指標滿足產品規范。
功率半導體起飛,制程向12英寸拓展
由于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未來功率半導體有望保持平穩成長態勢。Omdia預測,2022~2027年中國年均復合成長率大約4.5%,超過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成長速度; 至2027年,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預期可達到238億美元。
面對發展潛力巨大的功率半導體市場,英飛凌(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WolfSpeed等國際大廠,紛紛下場搶占先機。根據Omdia公布的2021年功率半導體市場前十大廠商銷售額排名,英飛凌排名第一,安森美(Onsemi)排名第二,意法半導體排名第三,中國則只有聞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導體(Nexperia)上榜,排名第八。在裝置方面,由意法半導體、英飛凌等設計生產的SiC MOSFET,已經大量應用于Tesla、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等車廠的產品,而中國廠商有斯達半導、比亞迪半導體等,尚處于少量供應階段。
盡管中國還處于弱勢,但對于功率半導體這個被視為中國最有希望快速實現國產化的領域,中國半導體廠商還是豪擲千金“下注”不手軟,開工進度也正跑出“加速度”。例如,華潤微表示,位于無錫和重慶的產線,都有資本支出規劃,產能會進一步提升。另外,中車時代功率半導體裝置核心制造產業園建設計劃,則已于2022年10月28日開工,總投資額逾人民幣52億元,預期新增8英寸中低壓組件基材年產能36萬片,產品目標應用領域包括新能源發電及工控、家電。
士蘭微以人民幣30億元,透過控股子公司成都士蘭投資年產720萬塊汽車級功率模組封裝建設計劃,還經由士蘭明鎵于2022年7月正式啟動化合物半導體第二期建設計劃,計劃投資人民幣15億元,建設一條6英寸SiC功率裝置晶圓產線,年產能預計達到14.4萬片。接著在2022年10月,士蘭微擬募資不超過人民幣65億元,投入年產36萬片12英寸晶圓產線、SiC功率裝置產線、汽車半導體封裝(一期)等。
隨著功率裝置應用領域逐漸擴大,晶圓制程也正在不斷向12英寸拓展當中; 功率裝置龍頭廠商紛紛布局12英寸產線,生產使用量較大的中低壓功率裝置。目前在12英寸晶圓制造方面,除了上述的重慶產線建設計劃以外,華潤微還擁有深圳產線建設計劃,主要聚焦于40納米以上模擬特殊制程,一期總投資額人民幣220億元,已于2022年10月29日開工,預期年產能48萬片,產品將投入汽車電子、新能源、工業控制、消費電子等應用。
背后有聞泰科技與安世半導體技術支持的鼎泰匠芯,旗下12英寸車用功率半導體自動化晶圓制造中心建設計劃,也已經于2021年1月正式啟動,同年7月開工。2022年11月18日,鼎泰匠芯舉行無塵室交付儀式,首臺ASML微影設備搬入,這意味著即將進入試投產階段。這是中國第一座12英寸車用功率半導體自動化晶圓制造中心,預計月產能可達4.5萬片,主要生產MOSFET、GaN FET、SiC FET等功率裝置。
展望2030年以后,為了順應零碳與環保節能的概念成為全球產業共識,被視為排碳大戶的電力、工業與交通等產業,預期會在新的需求下,主導接下來電力電子產業的革新; 未來功率元件材料包括硅、GaN、SiC及第四類半導體氧化鎵等,也都將朝向永續目標發展。
轉載微信公眾號:半導體工藝與設備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發僅為更大范圍傳播,若有異議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zhangkai@cgbt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