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SiC外延片廠商連簽兩單長約 第三代半導體產能爭奪號角吹響
來源:科創板日報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鄭遠方)訊,昭和電工28日宣布,已與東芝簽訂SiC(碳化硅)外延片供應長約,協議時長為2.5年。值得一提的是,昭和電工是全球最大的SiC外延片供應商。就在本月13日,這家公司也與羅姆簽訂了SiC外延片的多年供應長約。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8月以來,已有多家國際頭部企業聚焦SiC,以簽訂長約、投資擴產、并購等多方式確保產能,產能爭奪戰硝煙已經點燃。
產能有多重要?眼下全球SiC晶圓年產能約在40-60萬片,遠不能滿足下游需求,供給端成為SiC關鍵制約因素之一。
供應吃緊的同時,下游應用正在飛速增長。
首當其沖的就是電動汽車。數據顯示,采用SiC技術后,新能源汽車能量損耗降低5倍左右,電機逆變器效率可提升4%,整車續航里程增加7%。因此,龍頭特斯拉一馬當先,其Model 3車型搭載了以24個SiC-MOSFET為功率模塊的逆變器;比亞迪、蔚來、吉利也緊隨其后開始布局。中泰證券認為,今年汽車領域SiC有望進入放量元年。
此外,光伏也被看作SiC的潛在應用場景,使用SiC技術可有效增加太陽能轉換效率。去年,光伏在SiC器件占比僅10%,分析師仍舊看好其滲透率提升空間。據國際能源署IEA估計,到2024年,假如僅2%的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系統部署SiC,其額外可產生的發電量將多達 10GW。
現階段,SiC的滲透瓶頸主要是成本過高。不過據CASA統計,SiC價格近幾年快速下降,2020年較2017年下降了五成以上,與硅器件價差進一步縮小,有望加速普及。英飛凌預計,未來5年,SiC半導體規模將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長。
目前,國內也已涌現眾多布局SiC的廠商,其中:
三安光電第三代半導體襯底年產能規劃約3.6萬片;露笑科技預計,9月底SiC項目一期可小批量出貨;北方華創、華潤微、聞泰科技、揚杰科技等已相繼入局。
此外,SiC襯底廠商天岳先進科創板IPO已于9月9日成功過會;同光晶體10萬片SiC項目已于上周投產,公司還計劃一年內科創板上市;天科合達也處于上市申報階段。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發僅為更大范圍傳播,若有異議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wang@cgbt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