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用3nm芯片“背刺”臺積電的三星,實際還差得遠?
三星6月30日宣布,已開始量產最先進的電路線寬為3納米的半導體。臺積電預定2022年內開始量產3納米半導體,乍看上去,三星似乎在最尖端產品的競爭上領先一步,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客戶究竟是誰?”三星發布這一消息后,作為韓國證券街的首爾市汝矣島出現了這樣的疑問。在半導體行業,客戶名稱與電路線寬一樣,也是證明企業技術實力的重要指標。尤其是第一個交貨對象,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
盡管如此,三星并未在發布的消息中公開客戶企業的名稱。僅介紹說:“首先將被高性能計算機采用”。3納米線寬半導體的生產地也并非引進最新設備的平澤工廠,而是負責開發制造技術的華城工廠,這一點也引發了“可能是極小規模量產”的猜測。
按照供應商等的說法,三星首先將向中國大陸的加密資產(虛擬貨幣)挖礦企業提供運算處理半導體。虛擬貨幣的價格目前正在大幅下跌,礦企未來能否成為穩定客戶還是未知數。
三星的代工業務自2021年初起就被指出萎靡不振。2020年下半年開始量產的5納米產品的良品率上不去,無法向最大客戶美國高通穩定供應智能手機用半導體。高通最終于2021年秋季增加了臺積電的代工量,使得三星丟失訂單。
另一方面,幾乎同一時期開始量產5納米產品的臺積電則一手包攬了美國蘋果的CPU(中央處理器)。iPhone是銷量最大的單一機型,其CPU的生產需要具備可在短時間內使供應量步入正軌的量產設備和制造技術。目前,除了臺積電之外,其他企業的應對難度極大。
由于在5納米產品上拉開差距,臺積電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據臺灣的調查公司集邦咨詢(TrendForce)介紹,2022年1~3月臺積電的代工份額占53.6%,比第2名三星高出16.3%。與三星領導人李在镕副會長提出“要實現世界第一”的3年前相比,目前雙方的差距擴大了8個百分點。
專業做代工的臺積電的優勢是可以集中投資尖端技術。預計2022年的設備投資最高同比增長46%,達到440億美元,其中7~8成將用于尖端產品。在3納米產品方面,臺積電為了2022年內量產,正在臺灣北部的新竹市和南部的臺南市同時推進建立2個生產基地。
在蘋果等客戶看來,選擇臺積電的好處也很大。專業做代工的臺積電跟三星不同,不在智能手機等最終產品上直接與客戶競爭。因此,客戶容易把堪稱技術結晶的半導體設計信息托付給臺積電。在支持客戶進行半導體設計的通用設計信息產品陣容上,臺積電也更勝一籌。
急于挽回局面的三星著手調整半導體部門的人事。2021年12月把三星電機的社長慶桂顯調回擔任半導體部門負責人。2022年6月,更換了代工制造技術中心負責人等十幾名高管。
三星的高管人事調整往年是在12月進行。此次破例進行人事調整不僅說明調整生產技術是當務之急,還有意調整原本全由通用半導體存儲器出身人員構成的高管結構。為了細致周到地應對客戶,三星還積極利用外部人才,例如引入來自高通的人員進行設計支持等。
一度在尖端產品競爭中落后的美國英特爾也加快反攻。英特爾首席執行官(CEO)帕特·基辛格表示,“尖端代工集中在亞洲,需要地理上保持平衡的制造能力”,宣布在歐美進行巨額投資。目前仍是臺韓美“半導體三巨頭”鼎立的格局。
從三星目前的業績來看,由于半導體存儲器的收益,繼續增收增益。7月7日公布的2022年4~6月的銷售額為同比增長21%,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1%。
即便如此,三星的前景依然不明朗。由于全球經濟惡化,智能手機和顯示器行情低迷,居家消費觸頂回落,包括電視機在內的家電也出現銷售下滑。這種情況還波及存儲器市場,三星4個主要部門的業績全面衰退的風險也越來越大。要想實現穩定增長,需要在市場持續擴大的半導體代工領域確保收益。
在半導體不足長期化的背景下,代工向臺積電一極集中對廣泛產業而言也是一大風險。三星作為臺積電的替代角色,能否穩定量產尖端半導體?從經濟安保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發僅為更大范圍傳播,若有異議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zhangkai@cgbt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