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發熱的辨證分類主要包括:
1.陰虛發熱,退熱治標藥物只可暫用,不宜久服。主要是使用滋陰培本的藥物進行調理;
2.陽虛發熱:只宜引火歸元,不可復用寒涼折傷陽氣;
3.血虛發熱:需要補血,又要重視益氣健脾,來資氣血生化之源,可以使用一些補血食物,如阿膠、紅棗等,同時使用歸脾湯;
4.濕熱發熱:應該清疏芳化,暢通上下,不宜使用寒涼利導,更不可以辛散發汗;
5.氣虛發熱:需要補氣健脾、甘溫除熱、補氣升陽,可以使用黃芪為主,小量食用升麻、柴胡進行調理;
6.瘀血發熱:重在活血化瘀,使用一些活血藥物進行滋補;
7.食滯發熱:以消食化滯為主,消除食滯則熱自除,使用健脾散、健胃消食片等;
8.肝郁發熱:需要疏肝泄熱,如藿香正氣水、龍膽瀉肝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