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攣縮,攣縮部位的體位畸形,關節周圍嚴重的疼痛、皮膚上出現凹陷、四肢關節的外展內屈受限。
肌肉攣縮的鑒別診斷:
1、三角肌攣縮:MRI可發現三角肌內有典型的纖維索帶,起自肩峰上表面,延伸至三角肌結節。
2、前臂肌肉攣縮:肌肉缺血性攣縮通常起病快。外傷后特別是兒童髁上骨折后,患肢持續性劇痛,橈動脈搏動明顯減弱或消失,手指呈屈曲狀,被動伸直時疼痛加劇。另外肢體遠端出現腫脹、發涼、紫紺、感覺遲鈍或喪失。在這些癥狀中以動脈搏動消失和被動伸直手指引起劇痛是診斷的主要依據。
如何做被動牽拉肌肉訓練?
首先取得孩子的配合,將其放在一個能減輕僵硬或異常運動的體位。握住肢體,緩慢輕柔來回牽拉肢體,并逐漸加大關節運動范圍。注意要非常慢、非常輕地牽拉,不要讓患兒有任何疼痛和恐懼。
如牽拉踝部,須從側位托起膝部和腳跟,緩緩做腳背屈活動,保護踝關節,在牽拉時不要讓足跟偏向某一側。
有些肌肉跨越兩個關節。如腓腸肌跨越膝和踝關節。如果腓腸肌太緊,牽拉一個關節將引起另一個關節僵硬,牽拉膝關節會使腳跟部更難背屈,所以最好同時牽拉膝和足根部,使該肌全部受到牽拉,能使雙腳放平,促其正確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