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性腹主動脈瘤一般治療
炎癥性腹主動脈瘤西醫治療
一、治療:
炎癥性腹主動脈瘤雖有動脈瘤壁的纖維化增厚,但因后壁薄弱仍可發生破裂,且Ⅱ型較Ⅰ型更易破裂,手術切除炎癥性腹主動脈瘤是惟一的根治方法。
1.手術治療:同動脈硬化性腹主動脈瘤一樣切除腹主動脈瘤,行人工血管置換術。由于瘤體與周圍臟器緊密粘連,術中應盡量減少剝離范圍以免引起副損傷。開腹后可見白色、閃亮的動脈瘤壁與后腹膜、十二指腸、輸尿管、左腎靜脈等緊密粘連,易于明確診斷。為減少剝離,目前主張在膈肌腳下腹腔動脈上方阻斷腹主動脈,其遠端顯露時應避免環狀剝離髂總動脈以免損傷髂靜脈或下腔靜脈,也有人采取氣囊導管阻斷遠端髂動脈以減少剝離。瘤體近、遠端阻斷后,則行腹主動脈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換術。術中對與動脈瘤壁粘連的輸尿管的處理仍有爭議,如術前已有輸尿管梗阻造成腎積水,并損害腎功能者,應先行經皮腎造瘺術或通過透析治療改善腎功能。有人認為輸尿管粘連引起的梗阻可在腹主動脈瘤切除后緩解,輸尿管松解術可增加手術難度而無此必要;有人認為術后激素治療可使粘連消退,梗阻解除;但也有學者認為輸尿管松解術可使腎積水病人腎臟迅速復原和恢復功能,并減少輸尿管梗阻的復發。因而目前主張炎癥性腹主動脈瘤術后常規用B超、CT或IVP定期隨訪觀察以及時發現和處理晚期輸尿管合并癥。
2.激素治療:有人認為炎癥性腹主動脈瘤切除后應用激素可促進炎癥反應和纖維化的消退,甚至提出除腹主動脈瘤徑增大或先兆破裂時需手術治療外均可用激素治療;但也有人認為激素治療無確切療效,甚至可導致破裂,并延遲傷口愈合,引起吻合口動脈瘤等不良后果。
臨床的做法是一經診斷為炎癥性腹主動脈瘤即用激素治療,使體溫和C反應蛋白降至正常(CRP<2mg/dl)再行手術,術后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用激素治療,對于無法切除的炎癥性腹主動脈瘤即采用激素治療。段志泉等曾遇過1例炎癥性腹主動脈瘤,術中見上極達膈下腹主動脈,下至髂總動脈下端全部呈纖維化樣改變,腹腔動脈、腸系膜上、下動脈、左右腎動脈均被纖維化團塊所包裹,高度輸尿管受累、腎積水,無法實行任何手術,故經股動脈插管至腹主動脈并皮下埋注藥泵,術后注氫化可的松200mg,反復注藥1年,再行B超、CT隨訪,后腹膜纖維化明顯消退,輸尿管受累已緩解,腎積水基本消退。病人目前生活、工作如常,據此,可見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激素確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