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脊髓性肌萎縮一般治療
小兒脊髓性肌萎縮西醫治療
一、治療
本病無特效治療,主要為對癥支持療法。服用維生素B族,心理治療尤為重要。適度運動除能保護關節的活動度和防止攣縮以外,還可增加殘存運動單位的功能。理療亦能使部分患兒減輕關節攣縮的痛苦。對于晚期患兒應加強護理。治療措施主要是預防或治療SMA的各種并發癥,預防肺部感染及褥瘡、營養不良、骨骼畸形、行動障礙和精神社會性問題。如伴有呼吸功能不全,需用人工呼吸器,保證氣道通暢,改善呼吸功能。
由于肋間肌和膈肌的肌無力,引起通氣不足以及咳嗽微弱;長期臥床可造成墜積;誤吸也可造成肺炎。預防肺炎的有效措施有輔助咳嗽、胸部叩擊治療及間歇正壓通氣。即使在沒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下,患者也需保持良好的肺部通氣狀態,預防發生進行性肺不張。一旦有效肺活量(FVC)下降,即使肢體或軀干的肌力無明顯改變,發生肺炎的危險性也會增高。除急性感染患者,氧療一般不適用,因為限制性肺病患者在出現低氧血癥前就已有CO2潴留,氧療可能會引起呼吸功能抑制,呼吸暫停,最終導致死亡。血氣和FVC是有效的監測手段,當患者出現CO2潴留,可應用非侵入性通氣、正壓或負壓通氣。
患者常由于吮吸乏力、氣道不暢或容易疲勞導致營養不良和生長障礙。患兒由于負氮平衡會導致肌無力和疲勞加重,尤其是嬰兒。這種現象的機制目前尚未闡明。部分患者發生慢性營養不良,表現為易于疲勞和儲備下降;部分患者由于營養攝入不足導致有機酸尿癥;故需要有專業的營養師對其進行喂養指導、調整喂養方案、喂養姿勢、食物結構,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熱卡攝入。部分不能經口攝入足夠熱卡的患者,需要予以鼻飼喂養。
另外由于行動障礙,有些患者會發生便秘,但通過增加液體和纖維攝入,可減輕便秘。
脊柱側彎是SMA最為嚴重的骨骼畸形,不能行走的患者會更早地發展為脊柱畸形,大部分的畸形位于胸腰部。脊柱矯正法常不能預防或延緩脊柱側彎,但可以幫助患者坐起。無論有無脊柱矯正,患者的肺功能均應予以監測。脊柱手術的時間至關重要,因為必須讓患兒充分生長,并等待時機直至彎曲已十分嚴重,同時只有肺功能相對正常時才有望進行手術。為了防止脊柱融合術后力量或功能的喪失,以及防止呼吸道的并發癥,在術前術后需有積極的物理治療。脊柱融合術后,脊柱側彎的程度將明顯改善,同時肺活量、坐、平衡以及舒適感也明顯改善。
畸形足是嬰兒型SMA的一個表現,但較為少見,一般不需要外科矯正。其他更常見的畸形有由于行動障礙導致的屈曲攣縮,迅速累及髖、膝和踝部,適當的鍛煉可以預防攣縮的發生。需要長期堅持,每天鍛煉,這點許多家庭和患兒往往不能做到。同樣,夾板和支架不能預防畸形的發生。
另外,有學者對6例SMA病例進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治療,劑量為每次0.1mg/kg,通過經皮靜脈導管給藥。結果顯示患兒腓神經傳導速度比對照組明顯增快,且患兒家長也反應患兒某些功能明顯改善。因此TRH不失為一種有用的治療手段,但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
隨著SMN和NAIP基因的確認及深入研究,基因治療或體外基因活化治療將是非常有希望的治療手段。
二、預后
目前為止SMA無特異治療,預后主要與疾病的類型有關,Ⅰ型患者一般生存期在2歲以內,Ⅱ型患者生存期在5歲以內,而Ⅲ型患者可存活至成人,病情進展較慢,最終均死于呼吸肌麻痹,或全身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