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神經損傷鑒別診斷
1.單獨麻痹與后組腦神經合并傷的鑒別
(1)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及舌下神經的合并損害:
單側后組腦神經的合并損害,當這些神經遠離顱腔以后,它們的走向都較分散,如果是引起合并損傷顱外病變多波及范圍較廣。在臨床上顱外腫瘤引起的后組腦神經合并損害,一般以惡性腫瘤多見,此時可有頸部淋巴結腫大,咽后可有腫塊,又有交感神經損害的表現,同側頸內動脈造影可見在進入頸內動脈孔前的頸內動脈有無受壓,有些病例上頸椎拍片可見骨質破壞。
(2)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及舌下神經的單獨麻痹:
后組腦神經遠離顱腔以后,它們的走向都較分散,因此,這時如有病變常只影響單個腦神經。
①舌咽神經的麻痹:很少見,只引起咽喉部及舌后的感覺障礙,有時伴有腮腺分泌功能障礙。但運動癥狀常不明顯,因為由迷走神經所代償。這種情況可見于咽喉部惡性腫瘤。舌咽神經的刺激性損害表現為舌咽神經痛。
②迷走神經的麻痹:以影響其喉返神經為主。常見于甲狀腺癌,甲狀腺切除手術時誤傷。單側的癱瘓有同側聲帶的麻痹,聲帶位置居于旁正中位,有時借健側聲帶的過度內收,可以沒有明顯的發音困難。雙側喉返神經的損傷則聲帶位置均居于正中位,使喉門狹窄、聲音嘶啞,甚至失音、呼吸困難,有時出現喉鳴。
③副神經麻痹:見于頸淋巴結結核、頸部惡性腫瘤,但最常見于作頸淋巴結活檢時誤傷。
患側斜方肌、提肩胛肌、胸鎖乳突肌萎縮,肩胛骨向下向前移位。患側上肢提物、舉重乏力,并伴有上述各肌肉的萎縮。兩側副神經損害時,頭常后仰。單獨的副神經麻痹也少見,可見于外傷后。一般都與其他神經系統病變合并發生,系由于頸髓、枕骨大孔及頸靜脈孔病變所引起。一側胸鎖乳突肌痙攣見于痙攣性斜頸,系由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所引起。
④舌下神經麻痹:一側舌下神經麻痹時,伸舌偏向病側,患側舌肌萎縮,并常伴肌纖維顫動;吞咽及發音一般多無困難。兩側舌下神經麻痹時,產生完全性舌肌麻痹,舌在口腔底不能運動,致飲食及吞咽均有困難,發音障礙,特別是發舌音時。單獨的舌下神經麻痹也少見,可發生于高頸位的深部外傷、脊髓結核、延髓空洞癥、舌根底部惡性腫瘤的早期,以及少見的舌下神經神經纖維瘤。
2.與肌原性延髓麻痹的鑒別
肌原性延髓麻痹其病變部位不在延髓或發自延髓的腦神經,而在延髓神經支配的肌肉。癥狀與神經元性延髓麻痹相似,一般均為雙側性,無感覺障礙及舌肌顫動,可見于重癥肌無力、皮肌炎、多發性肌炎等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