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部痛鑒別診斷
一、鑒別:
慢性腰背痛的鑒別診斷是困難的,可以細致確定起病情況,疼痛的特征和精確的定位開始。疼痛可能為局部性(在病變部位感覺到且有壓痛點),如纖維肌痛癥;或彌漫性,如原發性纖維肌痛癥。疼痛也可以由深部組織引起,如腰椎慢性骨關節炎的腰痛;呈放射性,如坐骨神經痛;或牽涉性(由內臟或脊髓疾病引起,該臟器與感到疼痛的部位由同脊髓節段的神經支配),如漿膜炎,腎盂腎炎,骨質疏松癥,壓迫性骨折或骨髓炎。
臨床上還需對其病因進行鑒別診斷:
1.先天性骨缺陷,退行性疾病或骨畸形可作X線檢查,如攝取顯示椎間小關節面的斜位片。
2.椎間盤破裂,韌帶扭傷和肌肉撕裂為突然發病,癥狀常在舉重物后24小時內開始。特定部位局部壓痛和肌肉痙攣是有意義的,提示為背部本身的病變而不是骨盆內或腹膜后疾病。CT掃描或MRI檢查可提供有價值的縱軸空腔變形的圖像。
3.骨折與骨折脫位可通過病史,創傷的性質,X線檢查,CT掃描,骨掃描(如99m锝焦磷酸鹽標記)來排除。
4.椎體后小關節的慢性關節炎通常與退行性椎間盤疾病有關。前者有骨關節炎的特殊臨床表現與X線征象,后者有神經根激惹癥狀。過度伸展通常加重受累椎體后小關節的疼痛。
5.較年輕的成人逐漸發生的下背部痛提示潛在的骨異常,如脊椎前移或脊椎關節病(如強直性脊椎炎或骶髂關節炎);青春期發病高度提示脊椎關節病。盆腔與腹膜后疾病有相應的癥狀,無腰部的局部體征。
6.腫瘤與感染較難診斷,可類似破裂的椎間盤。占位性腫瘤常由CT,MRI或脊髓造影診斷。腦脊液檢查不一定能鑒別腫瘤與椎間盤破裂,兩者的腦脊液蛋白含量都可以升高,但此項檢查在診斷腦脊膜炎和其他感染是必要的。
7.纖維肌痛可引起慢性下背部疼痛和僵硬感,為其局限性(肌筋膜)或彌漫性(纖維肌痛)癥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