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多自頭部的縱向擠壓暴力所引起。
二、發病機制
寰椎損傷的機制為軸向壓縮-后伸,并非單一一種模式。其中大多系由來自頭頂部的縱(軸)向擠壓的暴力所引起。除高處重物墜落引起外,高臺跳水時頭頂直接撞擊池底為其另一多發原因,且后者易當場死亡。此類傷者多伴有腦外傷。由于受傷時垂直暴力通過枕骨髁向下傳導,使兩側寰椎側塊多呈分離狀。寰椎骨折的骨折線一般好發于結構薄弱的前、后弓與側塊的銜接處,寰椎側塊移位的程度不同,對椎節的穩定性影響也不同。當側塊向兩側方移位大于7mm時,表明橫韌帶斷裂,并加重了寰椎、樞椎間的不穩定和寰椎向前的移位。移位間距愈大穩定性愈差,尤其是當頭頸處于仰伸位時,骨折塊多向四周移位,致使該處椎管擴大,因此少有神經癥狀。當頭頸處于屈曲狀態時,則易引起寰椎前弓粉碎性骨折。由于致傷物先作用于頭頂部,因而齒突及其后方的寰椎橫韌帶也易伴有損傷。如橫韌帶完全斷裂,則齒突后移并壓迫脊髓,可立即引起死亡或出現四肢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