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新型冠狀病毒之間沒有關聯性。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一般可以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 普通感冒多以鼻咽部的黏膜炎癥為主,包括咳嗽,流鼻涕等。早期為咽部炎癥,伴有清水樣鼻涕,2-3天后或有咽痛呼吸不暢,一般無發熱現象,通過飛沫傳播,一般7日后可痊愈。 流行感冒冬春季節多發,患者會出現發燒、乏力、怕冷、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等癥狀,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可通過飛沫或接觸傳染,通常3-14天可以自愈,但重癥者或者危及生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誘發新冠肺炎,新冠發病之前多會有接觸史,早期癥狀和一般病毒感冒非常相似,會有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心、肝功能損害等,不同的人表現差異很大,當然也會存在無癥狀感染者。無論是有癥狀還是無癥狀感染者,均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而且相對于感冒而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致死率更高,感冒與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核酸檢測進行鑒別。
血氧儀的作用是什么